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解毒代谢、合成蛋白质、凝血造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肝脏出现问题,人体将会出现代谢紊乱,体内毒素大量堆积,凝血功能下降等疾病,严重者还可造成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
近日,50多岁的陈先生被推进大医二院感染疾病科病房时,全身皮肤黄得像刷了一层颜料,腹部鼓胀,因为齿龈出血,嘴角还有未擦净的血渍。检查结果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的20多倍,凝血酶原活动度百分比只有30%——这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典型征象。更糟糕的是,他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飙升,评估细菌感染的重要生化指标降钙素原(PCT)高达5.8 ng/mL(正常参考值≤0.05ng/mL),肺部CT显示右肺中叶斑片状渗出影。
感染疾病科李荣宽主任眉头紧锁:“肝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这是死神在打组合拳。” 他迅速召集尹惠敏、赵方程等医生组成的人工肝医疗团队,立即启动“DPMAS+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首次治疗便将胆红素从436.7μmol/L拉回至320μmol/L。眼见治疗有所起色,危机却在深夜突袭——患者开始嗜睡,对简单问题答非所问,医生敏锐发现患者扑翼样震颤阳性,这是严重肝脏疾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时表现出来的一个特有的体征。
治疗团队当机立断将治疗调整为“DPMAS串联持续血液滤过”,同时改用静脉泵入抗菌药物。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总胆红素降至198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百分比回升至45%,并能清晰说出女儿的名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陈先生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目前已经完全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人工肝”就是移植人工做的肝脏吗?
人工肝是一种或几种集成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目的是通过机器建立体外血液循环系统,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肝脏内各种致病物质,补充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使得患者的肝脏得到休息,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者作为肝移植的桥梁,为等待移植的患者提供支持。
哪些情况建议做人工肝治疗?
人工肝的适应症覆盖多种危重肝病。
01 肝衰竭: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早中期、肝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02 高胆红素血症:如药物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病;对于胆道梗阻的患者来说人工肝仅一过性有效,治疗还需要以解除梗阻为主。
03 并发症控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04 脓毒症等严重的感染
大医二院感染疾病科人工肝团队成立8年,团队医生先后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华西医院进修学习重症肝病管理及人工肝技术,拥有专业医生及护士10余人,仅2024年开展人工肝治疗近500台,是全国首批“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一市一中心”“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
日常我们如何保养“小心肝”呢?
1.调畅情志,劳逸结合:
千万别“肝”着急,保持气定神闲的心态。切忌压力过大,不要熬夜,避免过度疲劳等。
2.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少食坚硬、生冷、刺激性高油脂食物,补充维生素,摄入优质蛋白质,如奶类、蛋类、豆类等。避免过量饮酒和长期大量服用肝毒性药物;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
3. 定期体检,专科就诊:
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定期复查。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建议到医院专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