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创理念和技术的发展
骨科手术听似“大刀阔斧”
实则处处“精雕细琢”
这不
在骨科机器人的助力下
骨科的医生们也做起了“精细活”
近日,大医二院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利用骨科机器人的透视“眼”、智慧“脑”、稳定“手”,成功为一名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完成微创骨科手术,手术时间较以往同类手术缩短一半,手术切口不到1厘米,患者出血不到5毫升,真正实现了快速、微创、精准治疗。
40多岁的张大哥(化名)正值壮年,是家中的顶梁柱,数天前劳动时不慎从高处坠落,摔伤后右脚肿痛明显,在当地医院拍片后明确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且需手术治疗,常规的手术需等待局部完全消肿后方可实施,这可把张大哥“愁坏了”,用他的话说,“耽误干活不说,就是这个疼就让人受不了!”家人打听到大医二院可进行机器人微创手术,遂慕名来到大医二院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
考虑到患者的忧虑,梁海东主任带领团队仔细研究病情,认为他符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指征,该术式可通过3D图像采集传输、电脑端规划、机械臂导航完成置钉,克服了以往医生徒手置钉的不足,减少术中辐射,手术操作更精准、更稳定。同时切口小,有效减轻患者创伤,术后恢复更快。
骨科机器人调试、定位
经过充分手术准备后,梁海东主任、苑博副主任医师团队在骨科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成功开展了跟骨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术,通过几个不到1厘米的小切口,将螺钉按照设计的入路一次成功置入。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出血量少,创伤极小。术后经过两天的精心护理,张大哥满心欢喜地出院了。
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完成骨隧道建立、螺钉置入
医生表示
骨科机器人拓展了我们的眼、脑和手的功能。机器人的“透视眼”负责采集数据,监控手术环节;“智慧脑”负责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路径规划;“稳定手”帮助医生通过机械臂进行手术,以亚毫米级的精度完成复杂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精准医学、微创骨科是骨科手术发展的趋势,随着智能化的手术技术不断落地生根,大医二院骨科手术治疗向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和微创化的方向迈进,将造福更多复杂骨疾病患者。
科普时刻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青壮年人群多发,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如高处坠落或挤压伤。若跟骨骨折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负重或行走时足跟疼痛、足跟外侧疼痛及足部畸形等,会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