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基地概况
(一)医院概况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1969年随大连医学院南迁遵义。1987年回迁复建,1991年独立办院,1999年挂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星海院区、钻石湾院区、蓝湾院区、普湾院区组成,在西安路商圈开设口腔医学中心,委托管理东软集团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形成一院三区六地发展布局。医院总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3000张,人员定编4514人。医院年门急诊量215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13.3万余人次,年手术例数4.3万余例,四级手术占比30.3%。
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拥有博士学位以及国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构成了医院的人才主体。高级以上职称者7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20人,副高级职称380人;目前已取得博士学位310人,博士在读207人,医生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92%。享受政府津贴共计42人,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19人,大连市政府津贴23人。
医院大力开展学科建设,目前拥有九大学科群、八大医疗平台和130个亚专科,形成了一大批优势学科和一系列技术特色。以肿瘤疾病综合治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急危重症诊疗、心脏大血管手术、心肺脑血管介入、中西医结合等为代表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医院获批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辽宁省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38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辽宁省诊疗中心6个,大连市重点学科21个。
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建立起以专业委员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大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管理工具为手段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广静脉血栓(VTE)管理、加速康复外科(ERAS)等现代医学理念,着力打造“无栓医院”“无痛医院”,是辽宁省首家“全国静脉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医院”。积极建立多学科联合诊治(MDT)模式,在区域率先建立多学科联合诊区和病区,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全程化、个性化、经济化诊疗服务。在省内率先成立检查预约中心、一站式患者服务中心、入院准备与床位调配中心,推出“先救治、后结算”急诊就医模式,救治环节无缝衔接,诊疗效率不断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切实提升。
医院集中优势力量持续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辽宁省胸痛中心”“辽宁省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大连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五年,医院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立项50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获奖16项,其中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专利178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发表论文1671余篇,其中SCI论文1111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共200余部;有14个专业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资质备案,29个专业完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质备案。
医院坚持崇德尚医的院训精神,以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学院型大学附属医院为目标,社会影响力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是全国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是东北首家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认证医院,连续多次跻身全国顶级医院百强,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特色医院文化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住培基地概况
医院从2010年开始作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接住培工作,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有27个专业基地,3个专业拥有协同培训单位,分别为精神科、眼科和全科。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拥有33个博士、硕士点,59名博士生导师、352名硕士生导师。医院多名教师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医院以“三全育人”为导向,构建了“三阶段”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医院师生代表大学获得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冠军,第四届、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基地严格按照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与内容(2022年版)》及住培基地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与质量监控。住院医师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结业考核通过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二、招收计划
本次仅对超声医学科、耳鼻咽喉科、放射科、放射肿瘤科、骨科、核医学科、检验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全科、内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外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眼科、儿科、急诊科、精神科、全科21个专业进行招生
序号 | 专业基地 | 招收计划 |
1 | 超声医学科 | 4 |
2 | 耳鼻咽喉科 | 4 |
3 | 放射科 | 5 |
4 | 放射肿瘤科 | 5 |
5 | 骨科 | 7 |
6 | 核医学科 | 1 |
7 | 检验医学科 | 5 |
8 | 康复医学科 | 2 |
9 | 口腔颌面外科 | 4 |
10 | 口腔全科 | 9 |
11 | 内科 | 22 |
12 | 皮肤科 | 1 |
13 | 神经内科 | 16 |
14 | 外科 | 10 |
15 | 外科(泌尿外科方向) | 1 |
16 | 外科(整形外科方向) | 3 |
17 | 眼科 | 3 |
18 | 儿科 | 1 |
19 | 急诊科 | 1 |
20 | 精神科 | 3 |
21 | 全科 | 5 |
三、招收专业特色
协同单位: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有16个科系、36个病房、12个医技科室,是大连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1996年增挂大连肿瘤医院牌匾,2002年增挂大连眼科医院牌匾,2021年增挂大连市眼科医院牌匾。拥有1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学科门类齐全,特色显著。眼科和神经内科是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普外科、心内科、肿瘤科是大连市二级医学重点学科。眼科是国家级临床专科依托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是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及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培训中心、全国角膜移植质量控制联盟成员单位、全国角膜塑形镜质量监控哨点单位。协同专业为眼科、全科。
协同单位: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大连市心理医院)是大连市唯一的以治疗精神、心理疾病为主的市级专科医院,占地面积25612㎡,定编床位900张,担负着全市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社区康复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承担着大连市精神医学鉴定及辽宁省司法精神医学的鉴定任务;是大连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大连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是大连市医保定点医院,是大连市精神(心理)疾病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大连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专业为:精神科。
协同单位不独立招收。
四、报名条件
招收对象为五年制本科及以上起点医学毕业生,或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共分三类:
(一)单位人招收
按照国家和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相关规定,所有新进入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均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社会人招收
面向社会招收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五年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全日制毕业生。
(三)专业学位硕士
五、报考专业要求
(一)面向单位、社会招收的人员报考专业要求
报考人员应根据毕业专业类别,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相应专业。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全日制五年本科毕业生,可报考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放射肿瘤科、核医学科专业;全日制五年麻醉学、精神医学本科毕业生,可报考相对应专业;全日制五年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口腔相关专业。
(二)并轨专硕报考专业要求按照招考院校相关要求执行。
六、招收流程
按照往年招收流程,现做简要说明,详情以2024年住培招收考试通知为准。
(一)报名
登录辽宁省医学教育管理平台——毕业后医学教育板块(网址:http://218.60.153.241/login)进行报名。
(二)招收考试
分为理论考试和面试二部分,理论考试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面试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
(三)招收录取
权重成绩计算
理论考试和面试分别以百分制计分,理论考试合格分数线由省里统一划定,面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理论和面试均通过分数线的,按照“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依据总成绩(理论成绩×60%+面试成绩×40%)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对象。录取工作向贫困地区、基层地区、民族地区适当倾斜,优先录取紧缺专业人员。同等条件下,总成绩相同优先录取面试成绩分数高者。
七、保障措施
(一)培训保障
1. 培训期间基地与学员签订培训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2. 基地与面向社会招收的学员签订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发放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缴纳五险一金。
3. 培训期间,学员可参加“优秀住培学员”评选,给予一定奖励及荣誉。
4. 培训期间通过国家同等学力考试,完成课程学习、答辩合格者,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5. 基地协助住院医师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办理执业注册或变更注册。
6. 住院医师在轮转培训中,基地能保障其管理床位数和门诊接诊数达到规定标准。轮转科室能安排住院医师承担与其培训阶段相适应的临床医疗责任及值班工作。基地指导教师对所有类型住院医师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二)待遇保障
1.基地待遇
住院医师身份 | 基本工资(不含各级财政补助,由医院支付的资金,没扣除社会保险等之前的金额) | 社会保险 | 公积金 | 其他 | 月收入(不含各级财政补助,扣除各种保险后,每月实发资金) |
本单位培训人员 | 硕士:1910元/月; 博士:5710元/月; | 缴纳养老保险: 985.44元/月; 缴纳医疗保险: 469.6元/月; 缴纳失业保险:41.06元/月; 缴纳工伤保险: 16.42元/月; 缴纳生育保险: 49.96元/月; 缴纳大病保险:11.74元/月; | 硕士: 382元/月; 博士: 1980.8元/月; | 其他补助津贴按照医院与本单位住院医师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发放。 | 不含中期及年度绩效工资和其他补助津贴 硕士:1273.72元/月; 博士:4523.92元/月; |
外单位委培人员 | 委培单位发放 | 委培单位缴纳 | 委培单位缴纳 | 【培训补贴】; 普通专业住院医师:600元/月; 紧缺专业住院医师:1200元/月; | 普通专业住院医师:委培单位工资等收入+600元/月; 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委培单位工资等收入+1200元/月; |
社会人员 | 第一年1800/月; 第二年2000/月; 第三年2200/月;
紧缺专业住院医师每月对应增加600元。 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对应减少200元/月。 | 缴纳养老保险:985.44元/月; 缴纳医疗保险:469.6元/月; 缴纳失业保险:41.06元/月; 缴纳工伤保险:16.42元/月; 缴纳生育保险:49.96元/月; 缴纳大病保险:11.74元/月; | 单位191元/月,个人191元/月; | 【采暖补贴】; 户口所在地为大连市内,94.95元/月; 【中期及年度绩效工资】: 1.签订派遣协议时间满三年及以上者,标准为XX元×30%; 2.签订派遣协议时间满2年、不满3年者,标准为XX元×30%×70%; 3.签订派遣协议时间满1年、不满2年者,标准为XX元×30%×50%; 4.签订派遣协议时间满6个月、不满1年者,标准为XX元×30%×20%; 5.签订派遣协议不满6个月者,不享受绩效工资。 | 不含中期及年度绩效工资和采暖补贴 普通专业住院医师: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 第一年1163.72/月; 第二年1363.72/月; 第三年1563.72/月; 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对应减少200元/月。 紧缺专业住院医师: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 第一年1763.72/月; 第二年1963.72/月; 第三年2163.72/月; 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对应减少200元/月。 |
2. 国家补助:2万元/人/年(单位人和社会人)。
3. 省级补助:1.1万元/人/年(紧缺专业的单位人和社会人,除外大连市属医疗机构的单位人)。
4. 市级补助:紧缺专业1.2万元/人/年,普通专业0.8万元/人/年(大连市属医疗机构的单位人)。
5. 紧缺专业: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
(三)“两个同等对待”政策落实
面向社会招收的住院医师如为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其住培合格当年如在我院就业,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其毕业后择业期限根据培训时间予以顺延;医院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并纳入岗位报考具体条件(其中,住培合格证书中的培训专业原则上应当与招聘岗位的专业或类别要求相一致)。
八、联系方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67号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务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
联系电话:0411-84671291-7415/7422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招收信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务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