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学科概况>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创建于1991年,历经血液科教授毛裕芳、宋振岚、练诗梅、闫金松为代表的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血液病诊疗中心。目前为大连医科大学内科(血液病)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医学中心,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钻石湾血液学研究所、大连市I级医学重点学科,大连市血液病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华骨髓库及台湾慈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单位。
血液科额定床位156张,其中百级净化层流移植病房14张,下设5个亚专科及一个省重点实验室:血液1科(骨髓移植)、血液2科(淋巴瘤与骨髓瘤)、血液3科(白血病)、血液4科(红细胞疾病与出凝血疾病)、钻石湾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与综合性血液病科)、省重点实验室(负责造血干细胞转化研究及血液病基因检测)。
科室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厚、医疗技术精湛、人才梯队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专业学术队伍。目前在职医师30人,护士90余人,实验室人员5人,医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位15人。血液科以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医学中心为依托,以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为高峰,移植的病种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噬血细胞增多综合征、部分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病等;其中,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的患者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68岁;急性白血病移植治愈率60-70%,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治愈率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团队,让二院血液科在业界获得了同行和患者的认可,省内外患者慕名就医,每年大连市以外转诊患者达到30%-40%,省外包括江苏、吉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省内包括沈阳、辽阳、鞍山、抚顺、锦州、葫芦岛、朝阳、营口、盘锦等多个地区。截至2022年4月,血液科共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500余例,移植类型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及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移植例数位居辽宁省首位,东北三省第二位,为本地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科学、专业的诊治手段,为血液病患者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血液科拥有独立的大连市血液病重点实验室(白血病方向),2018年获批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在血液科闫金松主任的带领下,建立起比较雄厚的科研体系和年轻有为的科研队伍。实验室常规开展细胞遗传学、基因诊断及免疫学检测等诊断技术。建立了以全转录组测序、蛋白质组分析、人源性白血病/淋巴瘤小鼠模型(PDX)等科研技术方法,开展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机制研究;研究以白血病新融合基因作为新分子标志物为指导的骨髓移植技术,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科室博士化率超过5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 项、辽宁省重点研发1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启动 8 项、省直医院改革重点临床建设项目 1 项、大连市科技创新项目 2项,总资助金额超过 1000万元;团队成员发表英文论文 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1,累计影响因子大于500。
<专科概况>
钻石湾血液科是医大二院血液科中规模最大的亚专科,共拥有病床70张,其中移植病房6张,简易层流床47张。医疗、护理及实验室人员均由总院区的优秀人员组成,实现了亚专科医疗护理质量的同质化。共有医生7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护理团队30余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3人,均为本科学历。钻石湾血液科主要从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诊治及长期随访;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类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先天遗传性血液病、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难治复发恶性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CAR-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复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钻石湾血液科是综合性血液科,同时也收治各种类型的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红细胞疾病及出凝血疾病等。
科室同时承担本科、硕士、博士、规范化培训学员以及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已培养规范化培训学员近30名。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辽宁省重点研发1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启动2 项、大连市科技创新项目 1 项,总资助金额超过 300万元;团队成员发表英文论文 10余篇。
联系电话:0411-84671291-6806/6745。
医生介绍